医学人文前沿讲坛 | “未来医疗中的科技、创新与领导力”

发布人:qiuyx36

9月25日,“中山大学医学人文前沿讲坛”第四讲在北校园医学5号楼举行。本期讲坛以“未来医疗中的科技、创新与领导力”为主题,特邀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三藩市东华医院行政总裁、加州大学三藩市分校(UCSF)临床教授张建清博士主讲,来自护理学院的师生、各附属医院临床护理人员等150余人参加了活动。本次讲坛由中山大学医学人文联合研究院、护理学院联合主办。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副处长陈诗诗、医学人文联合研究院办公室主任方芗副教授出席活动。护理学院院长张俊娥教授主持讲坛。

 

“中山大学医学人文前沿讲坛”第四讲

 

张俊娥首先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她向与会师生介绍了主讲嘉宾张建清的卓越学术成就与行业影响力:作为美国医疗系统CEO深耕智慧医疗与跨文化护理管理实践,斩获“2023福布斯杰出女性50强创新榜”“2024美国现代医疗最具影响力临床行政官50强”等重磅荣誉。

张俊娥指出,在“以技术治病”为主流的背景下,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情感关照、心理支持与人文关怀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护理工作具有人工智能无法模拟和替代的温度,在医疗实践中将“人心关怀”与“技术治疗”深度融合尤为重要。她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讲坛,学习如何通过科技、创新与领导力实践,实现“治病”与“疗心”的双重目标。

 

张俊娥院长主持讲坛


主题演讲中,张建清分析了后疫情时代全球医疗面临的挑战,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应用与领导力实践如何赋能医疗体系,畅想了跨国合作的前景。她表示,未来的医疗,不仅要“智能”,更要“有情”。医学服务的对象,既不是系统也不是指标,而是一个个正在经历疾病、痛苦、孤独和希望的人,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应给予患者最真诚的情感支持。

张建清强调,在当前全球医疗系统承受巨大压力的背景下,科技不再是“辅助工具”,而是推动医疗变革的核心引擎。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照护、运营管理、人群健康管理、行政与财务管理、创新研发等领域,促进诊疗速度提升与资源管理优化,推进个性化医疗进程。

 

张建清博士主讲

 

张建清指出,真正有价值的医疗创新不取决于是否“高端”或“昂贵”,而取决于是否“可用”与“贴心”。医疗体系应通过技术、流程、服务与支付模式的系统性革新,为大众提供更简便舒适的就医体验。未来医疗面临跨学科交融需求、情感挑战等多重困境,领导者应从“掌控系统”向“赋能个体”发展。她说道:“医疗系统的领导者应做到会沟通、要灵活、讲温度,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提供信任与方向。”
 

互动环节,与会的师生们与张建清博士就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应用的利弊、中美医疗差异、领导者文化等话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张建清结合自身多年实践分享经验、畅谈观点,鼓励学生们要积极进行跨国医学交流,主动担当,温柔坚定地推进医疗事业发展,让未来的医疗系统和技术进步真正赋能人类的健康与尊严。
 


 

本次讲坛面向医学前沿问题,现场师生反响热烈、深受启发。张建清对医疗实践“智能”与“有情”并重的理念,既是对未来医学的视野开拓,又是对医学生的人文嘱托。这份理念的传递也激励着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在技术创新中坚守温度,在领导力提升中担当使命,为建设更具韧性和温度的医疗体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