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前沿讲坛 | “人文之光照亮医学”
3月21日下午,“中山大学医学人文前沿讲坛”第一讲在学校南校园怀士堂举行。本期讲坛以“人文之光照亮医学”为主题,特邀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现广东省医学会科学与人文首席专家姚志彬教授主讲。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教授出席活动。来自学校医学部、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心理学系、中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等单位的领导参加了本期讲坛。活动由中山大学医学人文联合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处主办,中山大学医学哲学与人文实践协同创新重点实验室协办。医学人文联合研究院执行院长张伟教授主持讲坛。
医学人文前沿讲坛首讲开讲
谢湜副校长首先代表中山大学致欢迎辞,对姚志彬教授应邀担任“医学人文前沿讲坛”首讲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艺术。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进步,培养兼具精湛医术与人文精神的新时代医学人才成为迫切需求。为此,中山大学于2024年11月成立医学人文联合研究院,由高松校长担任院长,希望借此平台推动跨学科协同创新和人才培养。谢湜副校长期待“医学人文前沿讲坛”能够成为学校持续推动医学与人文相融合的重要窗口,助力培养更多具有温度与人文关怀的医学人才。
谢湜副校长致辞
姚志彬教授在讲座开篇即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文的概念。他引用《庄子》的经典名言“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强调人文的精神内涵在于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安抚人的内心。人文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三个层次,而人文精神则聚焦于尊重生命的价值、尊重知识与情感的价值以及尊重灵魂的价值。姚志彬教授结合大量生动事例,深入分析了医学与人文的紧密联系。他指出,医学是一门天然具有人文属性的学科,人类在面对疾病、痛苦甚至生死时充满了困惑与恐惧,而医学正是以人文精神为灵魂,以技术为手段,帮助患者摆脱痛苦,实现康复。
姚志彬教授主讲
姚志彬教授强调,要提高医生的人文修养,以重塑医疗行业的道德自觉与职业形象,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他鼓励医务人员要广泛涉猎文化知识,尤其强调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此外,他还特别提倡培养博物情怀和自然情感,重视艺术修养。讲座最后,姚志彬教授深情地谈及医生的信仰与追求——医生需要拥有丰富、高贵的灵魂,具备道德追求与人生信念。他以著名动物保护主义者珍妮·古道尔的故事为例,呼吁医务人员保持敬畏生命的信念,持守心中的理想。
讲坛现场
讲座现场,听众与姚志彬教授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互动。师生们与主讲嘉宾对AI重塑医疗场景、医生如何应对新技术挑战和患者就医过程中的人文需求等众多社会关切问题都展开了深入交流探讨。姚志彬教授强调,医学领域的人道与人性关怀永不过时,他勉励医务人员用人文精神照亮医学道路,用人文情怀滋润内心世界。
本次活动气氛热烈,师生们纷纷表示,姚志彬教授广博的知识、深厚的人文情怀极具感染力,讲课内容启发大家对医学与人文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悟,也让医疗工作者更加明确了未来努力的方向,为学校师生带来了一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盛宴。
赠送书册
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