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人口迁移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稿件来源: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发布人:杨红彬 发布日期:2025-01-20

2024年12月8日,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与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中国人口学会迁移流动与城镇化专业委员在中山大学南校园岭南堂三楼陈荣捷讲学厅联合举办了逸仙高研工作坊(第十五期)——第八届人口迁移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本研讨会旨在以当前和未来人口迁移流动重要研究问题为主题,从流向、流量、迁移者特征、迁移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影响等维度展开深入讨论,共议《人口迁移流动研究纲要》。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大学和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此次研讨会,到场的还有中国人口学会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中国人口学会迁移流动与城镇化专委会主任委员和全体副主任委员,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司长等。研讨会共设五个分论坛,会议期间学术研讨氛围十分浓厚。

 

论坛开幕式由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梁玉成教授主持。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教授高度肯定此系列研讨会,一年一度,至今已召开八届,并明确指出人口研究对于大国的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重要意义,特别是人口迁移研究是人口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特邀访问教授顾宝昌欢迎参会嘉宾在百年校庆之际来到中山大学,共话现今和未来主导人口态势的人口迁移研究。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余成普教授再度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祝愿此系列研讨会一年一届经久不衰,并愿为其做好支持和服务工作。

 

会议现场合影

 

论坛一 人口迁移流动大势

 

论坛一的主题为人口迁移流动大势,由原任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李若建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段成荣教授以《顺应大流动大融居趋势 促进民族人口高质量发展》为题,基于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我国各民族在教育、健康、城镇化等领域的发展情况,探讨在大流动大融居时代,推动各民族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华东师范大学民族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高向东教授的研讨主题是《中国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研究——以边境地区为例》。该研究发现2010-2020年间我国陆地边境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增加,汉族人口减少,各个区域存在差异。他从健全“制度机制”角度,提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确保边境地区的繁荣稳定等一系列对策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陈卫教授以《中国人口迁移变化趋势》为题,利用历次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探讨近几十年来中国人口迁移率的变化趋势及社会经济差异。中国的迁移转变在宏观趋势上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变迁高度一致。与死亡和生育转变相比,其波折性更强,说明更易受到经济社会政策变化的冲击。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皓教授以《人口负增长与中国人口流动 》为题,利用第五、第六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从全国宏观层面和城乡层面,基于总量与流量两种视角,描述中国流动人口的结构性变化,并尝试基于人口预测结果反映中国流动人口未来的发展趋势。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任远教授以《超大规模人口迁移流动背景下的迁移研究》为题,提出迁移研究需要从“迁移的人口学”扩展为“人的迁移学”,更加重视迁移过程中的人类行为和生活福祉,探索更加以人为本和以人民生活福祉为追求的迁移研究。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刘涛研究员以《中国人口迁移转变的新观察》为题,从泽林斯基的人口迁移转变理论出发,重新思考其对迁移研究的一般性意义,提出中国人口迁移转变研究的几个讨论性议题。

 

论坛二 迁移流动研究新动向

 

论坛二的主题为迁移流动研究新动向,由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王谦司长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吕利丹副教授以《人口迁移流动转变和家庭结构转型》为题,指出中国家庭中各成员的空间流动性集体增加,家庭成员在“流”与“留”的决策中徘徊,形成更为复杂多元的拆分型家庭,体现了流动家庭围绕“抚育”功能形成的弹性家庭生活和生产模式。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戚伟副研究员以《人口迁移流模拟进展与前沿》为题,系统梳理了现有人口迁移流模拟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提出面向老龄化、人口高质量发展、城乡人口流动变动等新形势下的中国人口迁移流模拟需求。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悦中山教授以《乡-城流动人口的“城乡两栖”研究: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为题,利用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城乡两栖”的状态、成因,并基于相关理论探讨其可能具有的社会经济后果。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林李月教授以《随波逐流?中国城市更新过程中流动人口的居住迁移研究》为题,依据福州市城市更新事件与 2011-2022 年流动人口住房生涯的历时性数据,认为城市更新是福州市流动人口居住迁移的第二大动因,仅次于工作变动,尤其对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的群体影响更大。

 

上海大学亚洲人口研究中心陈晨副教授以《中国地级市间人口迁移模式的变迁》为题,使用自2000年以来的3次人口普查和2次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微观样本数据,拟合出1995-2000,2000-2005,2005-2010,2010-2015,2015-2020等五个时期里,我国人口地级市间迁移的迁移流情况,展示了不同人口迁移定义下我国的人口粗迁移率数据,并对其背后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论坛三 受迁移流动影响的人口

 

论坛三的主题为受迁移流动影响的人口,由上海大学亚洲人口研究中心朱宇教授主持。

 

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冯帅章教授以《关注迁移流动中的儿童发展问题》为题,介绍了有关流动儿童及留守儿童人力资本方面的研究结果,认为未来政策应该更加关注流动人口子女人力资本特别是非认知能力的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石智雷教授以《“你是哪里人?”人口流动与地域出身的职业天花板效应》为题,表示虽然户籍制度逐渐放开,但是来自哪里(地域出身)依然很大程度上限定了流动人口可能获得的职业发展空间。其内在机制是地域出身可以通过能力提升效应以及地域歧视效应,使不同区域等级的流出人口在相同劳动力市场中呈现差异化发展。

 

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王学义教授以《随迁随居老年人口规模测量与思考》为题,指出准确评估随迁随居老年人口这一群体的数量有助于掌握老年人空间分布特征,对制定相关政策和改善老年服务和老年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城市规划学院刘晔教授以《中国老年人口迁移的时空格局、影响因素与决策过程 》为题,基于全国人口普查及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刻画1995-2015年中国省际老年人口迁移的时空格局,探究了中国省际老年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调查部王志理研究员以《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的区域变动特征》为题,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下,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区域变动的历程和主要特征,分析流动人口在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作用。

 

论坛四 迁移流动与地区发展

 

论坛四的主题为迁移流动与地区发展,由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杨玲助理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王桂新教授以《欠发达地区人口迁移与城市系统规模结构变动——以安徽省为例》为题,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地区的安徽省为例,着重考察新世纪以来欠发达地区城市系统规模结构的变动,以及人口迁移对其城市系统规模结构变动的影响机制与特征。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李辉教授以《迁移流动与东北地区人口高质量发展》为题,从迁移流动的视角,依据全国人口普查等数据,结合东北人口发展的历史、现实与趋势性特征,分析了迁移流动因素对东北地区人口发展的影响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杨舸副研究员以《日本的人口迁移、区域人口增减与人口老龄化》为题,认为日本的人口转变具有典型的“东亚模式”特征,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城镇化,以及地区间的人口迁移,使得日本一直面临区域人口增减分化和老龄化地区差异扩大的问题。她指出中国可借鉴日本经验,从鼓励生育、加大农村投入、缩小地区差距等角度开展政策储备。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周博副教授以《跨国人口流动与沿边地区发展》为题,通过比较广西凭祥市和云南瑞丽市两个案例点,讨论了跨国劳动人口与沿边地区产业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侯佳伟教授以《粤港澳大湾区迁移流动与人口发展》为题,利用人口普查数据,梳理广东、香港和澳门的人口迁移流动规律和特点,也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迁移流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主要有统计口径不同、缺乏调查数据、人口迁移流动参数难以设置等。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婉卿助理教授以《跨境电商替代与扭管效应:回归后港人赴内地工作机会变迁》为题,在“意愿-能力”迁移理论的功能主义路径基础上提出了细化的研究框架,再以香港居民跨境流动数据为例,探讨了影响“北-南”迁移的动力机制。

 

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郭显超副研究员以《迁移流动与澳门人口发展》为题,指出澳门迁移人口较多的原因主要是澳门经济相对发达,在教育、医疗等领域拥有相对优越的条件,而澳门周边地区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以积极实施人才引进与劳工输入政策。

 

论坛五 共议《人口迁移流动研究纲要》

 

论坛五的主题为共议《人口迁移流动研究纲要》,由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王谦司长主持。

 

王谦司长首先从“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角度提出了研究纲要构想,为议题讨论抛砖引玉。随后上海大学朱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陈卫教授和吕利丹副教授、复旦大学王桂新教授和任远教授、中山大学侯佳伟教授等多位学者就“人口迁移流动研究纲要”的意义、内容、可行性以及未来中国人口学会迁移流动与城镇化专委会如何进一步推进人口迁移流动研究发展作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将圆桌讨论气氛推向高潮。

 

圆桌讨论结束后,本次研讨会圆满结束。

 

会议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