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生活”——超现实主义诞生100周年研讨会圆满举行

稿件来源: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发布人:杨红彬 发布日期:2024-12-17

2024年12月9日至10日,以“改变生活”为主题的超现实主义诞生100周年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语言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主办,Maxime Philippe副教授为总召集人。会议吸引了来自海内外十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与。

 

部分参会专家合影

 

12月9日下午,会议在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常晨光教授在开幕仪式上致辞,代表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对全体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期待大家共同回顾超现实主义的历史发展,探讨其在文学与艺术领域的深远影响,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随后,Maxime Philippe副教授致欢迎辞,向支持本次会议的学院领导表示感谢,并对参会的专家学者和学生们表达热烈欢迎。

 

随后,会议进入主旨发言环节,分别由北京大学董强教授、中山大学周星月老师、靳婉老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宝琤老师作报告,由华东师范大学卓悦教授和Philippe Met教授共同主持。董强教授以《从〈奥蕾莉娅〉到〈娜嘉〉:一个百年之梦》为题作主旨发言。他从历史背景入手,通过图文并茂的分析,阐述了超现实主义的重要先驱,揭示了奈瓦尔作品《奥蕾莉娅》与布勒东作品《娜嘉》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引导听众更深入地理解超现实主义的普遍性。周星月老师在报告《葡萄牙超现实主义中的“厌弃主义”》中,聚焦萨拉查独裁统治下的葡萄牙文化语境,分析超现实主义如何通过“厌弃主义”概念修订早期思想与风格。靳婉老师则通过《〈生活在别处〉:对超现实主义年轻诗人生活的戏仿?》探讨了米兰·昆德拉作品中的艺术与政治功能,指出昆德拉既继承了超现实主义,又以讽刺手法重新诠释了这一运动。宝琤老师则在《在梦与韵律之间:鲍里斯·维昂的超现实“摇摆乐”书写》中,通过分析维昂对潜意识和音乐的独特理解,展示了其梦幻与韵律结合的文学风格。

 

12月10日上午的主旨发言环节,分别由Jean-Michel Rabaté教授、Philippe Met教授和Yue Zhuo教授(卓悦)作报告,由Maxime Philippe副教授主持。Rabaté教授的《阿拉贡与布勒东:超现实主义小说的最初分歧》通过对比《巴黎的农民》和《娜嘉》,深入分析阿拉贡与布勒东在无意识探索上的不同路径。Met教授的《荧幕的另一侧:超现实主义电影中的爱丽丝》探讨了“爱丽丝”形象在超现实主义艺术与电影中的多重表现,展现其阴暗与病态的特质。Yue Zhuo教授以《在诗歌中间断孤独:巴塔耶、布勒东、索莱尔斯》为题,以巴塔耶和布勒东的关系变化为切入点,分析了诗歌如何抵抗意识形态并间断诗人的孤独。

 

12月10日下午的主旨发言共两场。第一场主旨发言分别由苏州大学陆一琛老师、法国索邦大学潘静萱同学、中山大学杨劲教授及Maxime Philippe副教授作报告,由董强教授主持。陆一琛老师通过《娜嘉或自我博物化的尝试》,梳理街道作为图像空间的演变及其在文学中的作用。潘静萱以《让无形具象化:安德烈-布勒东〈疯狂的爱情〉中文本与图像的对话》为题,探讨布勒东如何通过文本与图像的结合,创造新的叙事方式。杨劲教授在《文学中的摄影所形成的异质拼贴——以布勒东小说〈娜嘉〉(1926)为例》中,分析了摄影图像在《娜嘉》中的功能与文本关系,揭示其对现实与内在真理的表达。Maxime Philippe副教授则在报告《改变生活:一种生理革命?》中,探讨了“改变生活”这一核心理念的当代含义。

 

第二场主旨发言分别由中山大学周春悦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徐志鸿同学和吉竞同学、广州美术学院龙孝双同学作报告,由中山大学靳婉助理教授主持。周春悦助理教授在《20世纪最后的达达主义:盛成与超现实主义》中回顾了盛成的文艺创作及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贡献。徐志鸿通过《达利的〈圣塞巴斯蒂安〉对洛尔卡〈散文诗集〉超现实主义写作的影响》,深入分析了超现实主义对洛尔卡诗歌的渗透与影响。龙孝双的《论1938年巴黎“国际超现实主义展”的风格化与先锋性》重点研究了十六个时尚模特与超现实主义的关系,探讨其与装饰艺术及时尚产业的交织。吉竞则在《尤金·乔拉斯在〈芝加哥论坛报〉上呈现的超现实主义》中,分析了乔拉斯在报道中对超现实主义团体冲突的记录及个人偏好的影响。

 

在小组讨论环节,与会师生围绕“超现实主义中的女性视角”与“超现实主义对艺术实践的衍射”两大主题展开交流,深入探讨了相关问题。

 

Jean-Michel Rabaté 教授和同学们交流讨论

 

 Yue Zhuo教授、Maxime Philippe副教授与学生交流


最后,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桃花教授致闭幕辞。王桃花教授高度评价本次会议取得的成果,并感谢全体与会人员的积极参与。她表示,本次研讨会既是对超现实主义百年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其在当代影响的深入探讨,为超现实主义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研讨会在轻松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

 

部分参会师生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