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回声 | 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2024年9月份纪事
高层次学术交流
【9月7日-8日】
第十八届社会保障国际论坛在我校成功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山大学百年校庆“世纪中大 山高水长”学术科研育人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山大学及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日本社会政策学会、韩国社会政策学会联合主办,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及国家治理研究院承办,中山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协办。
来自国内外90多所高校与研究机构以及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德国艾伯特基金会等的200余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论坛主题展开热烈研讨。此次论坛有助于深化对全球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探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9月13日-15日】
“焕发中国经典哲学的时代活力”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哲学史学会2024年会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召开。本次会议是中山大学百年校庆“世纪中大 山高水长”学术科研育人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国哲学史学会主办,中山大学哲学系承办。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本次研讨会为期三天,得到了国内哲学界的大力支持。会议设有两场报告大会、28场分论坛和10场青年学者论坛。在场学者通过数场精彩的学术报告,以崭新的视野对中国哲学经典议题做出诠释,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与新论断。

【9月19日-21日】
第五届古籍保护学科建设研讨会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中山大学国家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中山大学国家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程焕文等领导、专家出席开幕式。专家学者围绕“学科专业新目录背景下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机遇和挑战”的主题展开激烈讨论。

【9月20日-22日】
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第六届年会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举行。来自近百所高校的500余名师生出席年会。本次年会以“区域国别学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是中山大学百年校庆“世纪中大 山高水长”学术科研育人系列活动之一,为国内高校与相关研究机构探讨区域国别学学科构建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大型交流平台。
年会共举办了三场圆桌讨论和八个分论坛,在场学者围绕“区域国别学与精准国际传播”“区域国别学与企业‘走出去’”“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的进路:由区域至国别vs.由国别至区域”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平台建设
【9月21日】
在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第六届年会的开幕式上,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正式揭牌,落户在珠海校区。
区域国别学是一门“看世界”的学问,主要针对特定国家或区域的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社会等进行全面深入研究,从而促进国家自身与外部世界良性互动。区域国别研究院聚焦东南亚研究、中东研究、大洋洲研究、欧洲研究、区域国别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五大重点研究领域,旨在通过开展有组织科研和有规划国际传播,服务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同时,以平台支撑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发展,推动区域国别研究的协同创新与合作交流。

成果培育
【9月21日】
中山大学可持续旅游智能评测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联合香港中文大学酒店和旅游管理学院,在珠海发布《2024年度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可持续研究初步成果》,从多个维度观察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的旅游发展优势和潜力。
成果包含《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美誉度和竞争力研究报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休闲供给质量研究报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东坡指数》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旅游交通换乘舒适度调研报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美食产业发展报告》《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海岛监测报告》等6份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