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回声 | 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2024年6月份纪事

稿件来源:中大人文社科 发布人:杨红彬 发布日期:2024-07-12

高层次学术交流

 

①6月12日

 

由国际关系学院、中山大学习近平外交思想青年研学社、珠海市委外办主办的“中山大学第二届习近平外交思想青年论坛”在珠海校区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与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国实践”为主题,共设“‘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周边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实践”“三大全球倡议与全球治理未来”三个议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贾庆国教授,珠海市委外办副主任张挺,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等出席开幕式。青年学子在各分论坛上积极交流互动,收获了新思考、新体悟。

 

“中山大学第二届习近平外交思想青年论坛”现场合影

 

②6月12日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区域国别相关研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我校开展了第三期人文社科跨学科工作坊。本次活动由人文社会科学处、“一带一路”研究院联合主办,区域国别研究院协办。来自各院系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区域国别学的当下与未来”这一主题展开跨学科对话。谢湜副校长出席本次活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会。

 

本次工作坊议题聚焦在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方案的跨院系协调、研究方向和研究力量的整合、校内外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区域国别研究合作成功的案例分享等。学者们就这一学科当前的问题困惑和未来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一些基本原则和重要问题上有了进一步的共识。

 

工作坊现场

 

③6月15-16日

 

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古典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博雅学院、中山大学古典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古典学年会在我校召开。本届年会以“柏拉图与古典学”为主题,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和博士生与会。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知干,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古典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吴飞,中山大学副校长刘济科等分别作开幕致辞。

 

会议认为,古典学研究者应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投入中西古典学的研究,促进东西文明交流互鉴,发挥中国文化底蕴优势,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提供古典智慧的智识资源。本次活动为中山大学百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世纪中大 山高水长”学术科研育人活动人文社科领域的首讲,学校官方公众号及主流媒体均进行了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开幕式现场

 

④6月20日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5月,习近平主席访法期间,提出加快中法人文交流“双向奔赴”。6月20日,由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和法国凯致商学院共同举办的“开启中法人文交流新征程”会议在巴黎举行,用丰富、务实和有效的行动来落实两国元首关于深化人文交流的重要共识,续写中法人文交流的新篇章。

 

会上,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从法语教学与文化、法国历史和文化研究、法国哲学研究、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研究等方面介绍了中山大学在推动中法人文交流方面做出的努力,希望进一步加强与法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更多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科研项目。

 

“开启中法人文交流新征程”会议
与会人员合影

 

⑤6月22日

 

中山大学第二届涉外法治论坛在广州校区南校园怀士堂顺利开幕。本届论坛是中山大学百年校庆系列“世纪中大 山高水长”学术科研育人系列活动之一,主题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周年:经验与前瞻”,由法学院、涉外法治研究院、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以及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共同举办。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鸣起、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邓中华等实务部门领导和来自内地、港澳高校的超过80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论坛。

 

论坛深切响应党和国家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宏远战略,回顾涉外法治建设的辉煌历程,精心谋划法治完善的未来蓝图,致力于探寻涉外法治人才的培育之道,意义深远。与会学者们深入探讨、积极建言,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法治建设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和深入的剖析,为大湾区乃至全国的涉外法治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论坛合影

 

⑥6月28日

 

“应用经济学学科战略研讨会”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6号楼顺利开幕。本届研讨会是学校“世纪中大 山高水长”学术科研育人系列活动之一,由国际金融学院、国家金融学研究院、岭南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共同举办。

 

此次研讨会旨在探讨中山大学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方向和路径,把握学科发展的新形势,为新发展格局下我校应用经济学学科进一步发展谋篇布局。会议邀请了8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作主旨演讲,共同为我校应用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建言献策。

 

与会人员合影

 

成果培育

 

①6月21-23日

 

为期三天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2024暨《康养蓝皮书(2017-2023)》合集版发布会活动在东莞顺利举行。本次活动是由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主办。发布会上,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康养旅游研究团队正式推出《康养蓝皮书》7周年合集版,目前,这部“康养产业大百科全书”已正式发行。


自2017年《康养蓝皮书》首次出版以来,便引领康养产业研究潮流。在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高端智库平台数据库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皮书网约800种皮书库的搜索排名中,搜索点击率和下载量一直位居前十。主编何莽被誉为中国康养产业研究第一人,他提出的康养理念被广泛接受,对康养产业发展影响深远。

 

《康养蓝皮书(2017-2023)》合集版发布会现场

 

②6月28日

 

广东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在广州珠岛宾馆举行。我校党委书记陈春声以及获奖代表冯达文教授等9人参加了此次大会。本届评选中,我校共84项成果获得奖励,其中一等奖23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30项,获奖总数和一等奖获奖数均列各申报单位之首。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代表广东省社科研究的最新和最高水平。本届共评选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500项,其中一等奖110项、二等奖192项、三等奖198项。

 

陈春声书记与我校获奖代表合影

 

③6月28日

 

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华美图书馆员协会(CALA)在美国圣地亚哥ALA 2024年年会上正式宣布: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程焕文教授荣获2023-2024年度CALA杰出图书馆领导奖,成为中国内地图书馆界第一位获得此项荣誉者。

 

该杰出图书馆领导奖创设于2013年,为CALA的最高荣誉之一,旨在每年褒奖一名在美国或者国际图书馆和信息服务上始终如一地展现杰出领导力和模范成就,并且对CALA和中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和服务的CALA会员,不分年龄、性别、国籍、宗教和专业服务年限。此次CALA向程焕文教授颁发杰出图书馆领导奖,是对其在国际图书馆事业上的杰出贡献和领导力的进一步肯定和褒奖。

 

程焕文教授获奖简讯

 

平台建设

 

6月15日

 

中山大学古典学研究中心获批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揭牌仪式在中山大学南校园怀士堂举行。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知干,中山大学副校长刘济科等嘉宾一同为研究基地揭牌。

 

近年来,全国多所大学均已建立古典学研究中心,若干高校已在教育部备案设置古典学作为二级学科。中山大学古典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8年,是全国高校中成立最早的古典学专门研究机构之一,以“会通古今中西”为学术旨趣,强调中西古典学基础与文明比较视野,致力于阐发古典文明中的核心价值观。中山大学在古典学研究方面具备了人才团队、专项研究、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有望从古典学研究的先行者发展壮大为全国古典学研究的重要阵地。

 

揭牌仪式现场

 

业务交流

 

①5月8日-6月13日

 

为迎接百年校庆、贯彻落实中山大学2023年秋季工作会议与2024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人文社会科学处牵头,联合发展规划办公室、人文学部、社科学部、经管学部,深入文科院系开展调研座谈。5-6月期间,调研组密集走访了24家文科院系和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座谈会围绕“完善学科发展规划,推动院系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主题展开深入交流,重点就学科评估的情况分析发展现状,直面问题和短板,挖掘优势与特色,共同探讨未来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路。

 

本次调研主题鲜明、直面问题,广泛听取基层意见,为进一步推动有组织科研,推进高水平对外交流合作,提升各学科建设成效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调研,提振了士气、凝聚了共识,为下半年即将召开的全校文科大会蓄势,也加快形成我校文科发展中长期规划,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贡献中大力量。

 

人文社会科学处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部
走访院系开展调研

 

②6月27日

 

人文社会科学处组织召开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发展研讨会,学校11家智库建设单位代表参加会议,谢湜副校长出席活动。研讨会由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张伟主持。

 

会议围绕加强智库建设顶层规划,理顺管理机制,完善智库建设体制机制保障,促进智库之间、智库与院系协调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共同求解我校智库实现新高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通过本次研讨,全面梳理了学校现有智库类平台建设情况,与会代表深入交流了智库建设经验。未来,人文社会科学处将持续推动智库管理体制创新,激发平台活力,有力推进中山大学智库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