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回声 | 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2024年4月份纪事
平台建设
①4月8日
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获批广东省社科联社科研究基地及广东省社科联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我校岭南堂举行。本次仪式特别邀请到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李伟出席。学校党委书记陈春声,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知干出席揭牌仪式并为仪式致辞。
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中心将进一步提升和推进我校孙中山研究,深化对于近代中国各种相关问题的认识,促进孙中山研究发挥提纲挈领作用,更好地把握近代中国发展变化的脉络。中山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是中山大学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致力于建设成为在国家发展、全球发展问题上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研究机构。


②4月19日
由香港教育大学和中山大学共建的粤港澳发展研究中心开幕仪式在香港教育大学大埔校园圆满举行,两校代表互换合作协议,并进行牌匾揭幕仪式。校党委书记、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理事长陈春声教授,粤港澳研究院党委书记袁旭阳、副院长曹旭东、院长助理郭宇菲及人文社会科学处副处长陈诗诗出席开幕仪式。
研究中心的设立,旨在打造其为集学术研究、政策研究、学术交流、研究生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联合研究平台,同时作为香港教育大学在内地发展以及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在香港发展的支撑。

成果培育
①4月7日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公布2024年第一批文化和旅游行业标准计划项目名单,信息管理学院程焕文教授主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分类与编码规范》获批立项,该规范旨在响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代表性项目分类体系”和“加强分类保护”的要求,构建一套科学、实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分类体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规范管理、分类检索、数字化智慧化提供全国统一的行业标准,从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传承和利用。

②4月17日
一带一路研究院出版多份报告。中山大学大洋洲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大洋洲发展报告(2022~2023)》。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联合组织编写,研究院支持出版的《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关系发展报告(2021)》正式发布。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徐红罡教授、保继刚教授主编,研究院参与支持出版的《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发展报告(2023)》正式发行。

③4月22日
第五届珠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进行了颁奖。国际金融学院黄新飞教授编著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广东国际贸易》获得著作类一等奖,国际金融学院程敏英副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Non-controlling large shareholders in emerging markets: Evidence from China》获得论文类一等奖。本届评奖大会体现了珠海市对社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与肯定,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对外合作交流
①4月1日-2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和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进一步激活文科发展新动能,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张伟教授率队先后前往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南京大学社会科学处开展调研交流活动。此次调研围绕相关主题,在“文科类大会的组织管理经验”“科研平台机构建设”“智库的培育与建设”“项目与成果的培育组织”等方面与兄弟高校开展交流,学习借鉴宝贵经验。
通过此次调研,大家深入了解了兄弟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在文科大会的组织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思路,讨论交流了在学科建设、平台建设、项目成果培育等专项工作上进一步加强合作的相关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