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回声 | 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2024年第一季度纪事

稿件来源:中大人文社科 发布人:杨红彬 发布日期:2024-06-03

平台建设

 

①1月2日

 

为了更好服务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全球性倡议的落实,更好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更好推动中山大学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建设,中山大学成立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院整合校内相关院系与学科的资源,首批研究队伍包括教授22人,副教授与助理教授54人,研究院围绕“三有”开展工作,即有组织科学研究、有规划国际传播和有协调人才培养。

 

研究院将充分发挥中山大学深厚的人文社科研究传统、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优势以及位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围绕区域国别研究中和关乎人类未来的基础性问题、综合性问题、复杂性问题、跨学科问题开展研究。

 

珠海校区海琴六号楼

 

②1月4日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山大学成立乡村振兴联合研究院(以下简称“联合研究院”)。联合研究院整合了全校5个国家级平台和20个省部级涉农科研平台的优势资源,将着重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政策、乡村振兴领域的科技支撑、乡村医疗保障体制机制三大领域开展研。

 

未来,联合研究院也将瞄准农业农村现代化需求,全面建设乡村振兴学科群,旨在建设成为具有明显区域特色,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思想库、智囊团、科技源,以及打造乡村振兴的人才实践高地、创新策源高地和典范样板高地。

 

中山大学乡村振兴联合研究院揭牌仪式

 

③1月9日

 

中山大学-善思开悟AI创新赋能联合实验室签约挂牌仪式在国家超算广州中心举行。中山大学副校长郑跃教授、四川省达州市副市长唐志坤、善思开悟(成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江、中山大学国家超算广州中心主任卢宇彤教授与相关院系领导、专家及企业受邀嘉宾、校友出席活动。联合实验室是由管理学院2003级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校友、善思开悟科技公司董事长朱江推动设立的校企联合研究平台。

 

此次合作共建的“AI创新赋能联合实验室”将整合资源打造超级智算平台,为通用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提供解决方案,进一步赋能国企数字化转型、推动民企创新突破、加速金融服务创新、规范智慧城市管理等。

 

中山大学-善思开悟AI创新赋能联合实验室签约挂牌仪式

 

④1月30日

 

广东机关事务研究院-广东机关事务管理人才培训基地在广州校区南校园揭牌成立。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杨有青,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忠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出席揭牌仪式。仪式由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杨清华主持。

 

中山大学与广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于2023年6月20日正式签订《广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山大学合作共建协议》,双方合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共建“广东机关事务研究院”、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共促一流学科建设等。双方将依托该平台,围绕机关事务领域的重点、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开展研究,共同推动新时代广东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广东机关事务研究院-广东机关事务管理人才培训基地揭牌仪式

 

⑤3月15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重要论述,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推进纪检监察学一级学科建设工作和高质量创新发展,中山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正式成立。纪检监察研究院作为校级科研机构,依托法学院为主体组织管理,整合校内法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等优势学科及科研力量,涵盖四个重点建设的二级学科,突出学院、学校特色,重点建设纪检监察理论、数字纪检监察等研究方向。这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重要一步,对完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中山大学法学院

 

⑥3月22日

 

退役军人事务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陈君荣带队来我校考察中山大学退役军人事务研究基地建设情况。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董仲琪等有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校党委副书记国亚萍出席调研座谈会。与会者就研究基地如何同时发挥基础研究与智库建设优势、更好服务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充分交换了意见。

 

中山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舵定向,勇担历史使命,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在支持退役军人工作、服务退役军人保障管理研究需求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9月,退役军人事务部决定在中山大学设立退役军人事务研究基地,依托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建设。

 

调研座谈会现场

 


 

成果培育

 

①1月9日

 

为更好地激励青年学者们聚焦学术前沿问题、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问题开展学术研究,产出学术代表性成果,2023年度中山大学桐山教育基金颁奖仪式在我校南校园举行。三位获奖教师——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林峥、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杨丽天晴、法学院助理教授熊晓彪分别致答谢词。

 

“中山大学桐山教育基金”自设立以来共资助过219位教师,已成为我校科研工作的品牌项目之一,滋养了一批批中大学人开启学术科研之路。本年度学校再次启动“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教师桐山奖”评选,旨在鼓励优秀青年学者潜心学术,产出原创性、创新性成果,推动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谢湜副校长、周新政副秘书长、史学军局长为获奖教师颁发证书

 

②1月17日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和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名单。其中,我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获批7项,立项总数排名全国高校并列第8位,立项率较去年提升明显;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获批1项。中山大学将坚持围绕“新文科”建设,推动“有组织科研”,积极服务国家战略。

 

立项名单

 

③1月19日

 

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联、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颁奖大会在广州珠岛宾馆举行。广东省委宣传部领导,省文联主席李劲堃,省文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吴华钦,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郝勇,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省作协主席蒋述卓等出席颁奖典礼。在本次评选中,我校中国语言文学系林岗、刘晓春教授分别获得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文学类)散文、杂文奖和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艺术类)民间文艺类奖项。

 

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是改革开放后广东省设立的首个全省性、权威性的综合文艺大奖,在繁荣广东文艺创作、树立岭南文艺经典、体现时代文艺高度、推动文艺事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右一为林岗教授

 

右五为刘晓春教授

 

④1月30日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于1月30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上揭晓,由中山大学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承担的“新疆吐鲁番市西旁唐宋时期景教寺院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入选。这是中山大学“文化润疆”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该奖项设置以来中山大学首次入选的项目。

 

右二为中山大学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

 


 

对外合作交流

 

①3月8日

 

广州国家版本馆一行来访我校开展交流座谈。为了加快推动馆校共建的战略合作,3月8日,广州国家版本馆一行在钱国富副馆长的带领下到访我校开展交流座谈。副校长谢湜教授出席座谈会。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张伟教授主持会议。会上,与会人员就馆校合作的相关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认为,馆校合作主要通过科研科学协同、人才培养、资源建设等路径进行实践,还要注重利用岭南文化、华侨文化等文化资源,呈现特色区位优势。

 

座谈交流会现场

 

②3月18日

 

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张伟教授率队前往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调研文科科研工作。此次座谈由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彦主持。本次调研聚集“有组织科研”主题,就“文科大会的组织管理”“重大项目与成果的培育”“文科科研体制机制的创新改革”等内容展开了详细讨论,有效实现了思路共通、经验共享。

 

到访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交流座谈

 

③3月28日

 

重庆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一行到访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处开展交流。重庆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期刊社社长兼总编辑、工程科教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袁文全教授带队调研。座谈会由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处张伟处长主持。双方单位围绕“有组织科研”的主题,就“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国家高端智库建设”“新文科、交叉学科的建设与管理”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进一步加强了合作交流,助力双方人文社科高质量繁荣发展。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