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金融高管系列讲座⑤ | 不良资产行业概述及常见处置方式
3月25日晚,岭南学院金融高管系列讲座荣幸邀请到来自中国信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可钦锋先生进行分享,主题为“不良资产行业概述及常见处置方式”。本次讲座由岭南学院的韩乾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主持人岭南学院韩乾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可钦锋先生的专业背景与职业经历,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嘉宾的到来。
可钦锋先生目前就职于中国信达广东省分公司,任高级副经理综合管理处负责人,并且拥有律师职业资格证书,同时担任着公司律师。过去的十几年,他一直在业务一线从事不良资产的收购与管理处置工作,经过管理和处置的资产超过百亿,在不良资产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2018年,可先生出版了《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法律实务:要点剖析与疑难解答》一书,书本受到来自行业内外的一致好评。在讲座中,可钦锋先生凭借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多年从事不良资产行业经验,向同学们从各个方面对行业进行了概述,并分享了他对行业前景的独到见解。

首先,可先生带领同学们了解了不良资产行业的概述、发展历程以及参与方。他指出,不良资产是一个较大的概念,其下通常包括不良债权与不良贷款,任意一项资产出现问题都可在一定程度上被归为“不良”。该行业的发展可以分为“政策性不良资产收购和处置阶段”、“商业化收购和处置转型阶段”以及“全面商业化收购和处置时期”三个阶段。基于此,可先生向同学们展示了银行资产端优化及不良率降低的过程,并特别提到,得益于2012年银监会《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的出台,一级市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此外,可先生介绍,不良资产行业通常会涉及到许多法律层面的知识。借此,可先生向同学们展示了其中主要可能涉及到的部分法律条款、司法解释、行政法规以及规范性文件,他指出司法解释和其他司法文件是不良资产行业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着,可钦锋先生向同学们介绍了不良资产处置方式。从银行到AMC到社会投资人,他详细地介绍了核销、债务追偿、债务重组、委托处置和债权转让五种处置方式。其中,债权转让会包括一些不允许转让的资产和受让方主体资格的限制,比如特殊债权与自办实体债权,主要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敏感信息泄露等。
最后,可钦锋先生进一步对不良资产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介绍。他指出,一级市场银行和信托的不良资产体量或增加,且五大AMC机构改革在即会深刻影响行业发展;二级市场里地方AMC可能进一步分化,社会投资热度与FDI或将持续下降。此外,可先生还补充了此前接触过的经典案例,如世界大观反向收购、盘活华发集团低效资产等。在此基础上,可先生概括性向同学们介绍了信托机构与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现状与他们的业务联系。
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问题涉及到AI等新兴科技与行业结合的考虑与分析,资产管理公司常见风险和导致项目失败的因素,处理过程中遇到标准难以统一、跨区域处置难等方面。可钦锋先生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详尽的回答,讲座在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思考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