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回顾 | 户籍对教育的影响

稿件来源:中山大学中观经济学研究院 发布人:杨红彬 发布日期:2023-12-16

2023年12月8日(星期五)上午,学科融合与创新发展讲座(第二期)在中山大学南校园马应彪堂成功举行。交流会由中观经济学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交流专家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教授。

 

赵忠教授此次交流主题为户籍对教育的影响。赵忠教授指出,户籍决定着住房、社会保险、教育等公共服务与福利项目的可及性。1998年之前子女只能随母亲落户,1998年户籍制度改革后,新生儿和学龄前儿童可以选择继承父亲或母亲户籍,这为个人户籍状态转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外生识别。赵忠教授团队研究发现,1998年户籍改革制度后,受改革影响的儿童拥有城市户籍的可能性提高了15.1个百分点,儿童适龄入学的可能性提高了18.9个百分点。研究进一步发现,这种影响在女孩、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的孩子中更为明显,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更能获取户籍制度改革红利。这一研究不仅直观表明了户籍制度改革对教育的改善作用,更加深了我们对教育城乡差异、教育成本和教育期望回报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认识。

 

 

 

在讨论环节,与会师生积极发言交流,提出了关于数据来源、识别策略等方面的问题。参加交流的师生与赵忠教授热烈讨论,不同观点和建议交流碰撞,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徐现祥教授、李小瑛副教授、葛尔奇助理教授、沙文彪助理教授等多名师生参与了现场讨论。

 

 

最后,徐现祥教授总结发言,衷心感谢赵忠教授带来的精彩交流,高度认可赵忠教授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徐现祥教授指出,赵忠教授的研究蕴含了他在劳动经济学领域的长期思考,这项研究的一大亮点在于找到了一个极佳的识别策略,巧妙地验证了户籍对教育的影响,并借此机会向参加交流的研究生强调识别策略对于重大研究话题的重要性,嘱咐同学们要认真体会赵忠教授研究的因果识别策略,积极学习优秀典范。

 

会后,赵忠教授同与会师生亲切交流,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