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报2023年度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教师桐山奖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鼓励我校优秀青年学者潜心学术,产出原创性、创新性成果,推动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山大学桐山基金使用效益,2023年度学校拟组织开展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教师桐山奖评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奖励说明
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教师桐山奖旨在奖励聚焦学术前沿问题、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问题开展学术研究,并已产出原创性、创新性学术代表性成果的我校在职青年学者。
根据中山大学桐山基金实际使用情况,本年度拟评选奖励3-4人,每人文社科学院推荐不多于1位符合申报条件的青年学者,推荐人按要求提交代表性学术成果1项,经人文社会科学处组织专家进行评议,对获奖学者给予相应奖金奖励。
二、推荐要求
(一)拟推荐人选
年龄在40岁(1983年1月1日以后出生)以下,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博士学位。
未获得过省部级、市级、校级等各级各类科研优秀成果奖、或本学科领域内其他相当等级的学术奖。
(二)代表性成果
1.代表性成果为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期间已正式发表的专著(不含编著、译著)。
2.推荐学者提交的代表性成果可参考如下学科分类:1.马克思主义理论;2.党的创新理论研究;3.中共党史党建学;4.思想政治教育;5.哲学;6.宗教学;7.语言学;8.中国文学;9.外国文学;10.艺术学;11.历史学;12.考古学;13.经济学;14.政治学;15.法学;16.社会学;17.人口学;18.民族学与文化学;19.新闻学与传播学;20.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21.教育学;22.体育学;23.统计学;24.心理学;25.管理学;26.港澳台问题研究;27.国际问题研究;28.区域国别学;29.交叉学科。
3.代表性成果应为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为从事教学、科研的中山大学人文社科在岗教师、科研人员;成果所属单位或第一单位应为中山大学。
4.成果应具有较高思想价值、学术价值或文学艺术价值,对弘扬本民族、本地区优秀文化和及时反映最新科学文化成果有重要贡献的作品。以下成果的申请不应作为代表性成果:
(2)成果作者违反法律法规、党纪政纪、师德师风受到惩处的;
(3)违反学术规范或者著作权存在争议的成果;
(4)涉及国家秘密的成果;
(5)教材、教辅、工具书;
(6)文学艺术创作类作品;
(7)已获得过省部级、市级、校级等各级各类优秀成果奖,或本学科领域内其他相当等级奖项成果;
(8)已出版的博士学位论文。
三、推荐程序
1.推荐人提交材料
拟推荐人本人提交如下申请材料:
(1)个人申报表(附件)一份,A4纸双面打印,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
(2)著作类成果一式5份,如有电子版书稿须同时提供电子版书稿。原件成果须在封面右上角用不干胶加贴标签,标明单位、推荐人姓名和所属学科范围,原件成果评议结束后可退还推荐人。
(3)相关证明材料
代表性成果相关证明材料与个人申报表份数一致,统一装订在个人申报表后。以外文公开出版的著作,请附主要章节的中文翻译。
(4)两名具有教授、研究员、编审或相应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同行专家出具的推荐书(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请者可不需推荐书)。
2.所在单位审核
申请人所在二级单位要切实把好政治方向关和学术质量关,填写《中山大学文科纵向项目、成果奖励、人才项目等申报/专家推荐汇总表》
审核重点:
(1)推荐人及其提交的代表性成果是否符合本通知有关规定,推荐材料是否真实。
(2)推荐人及成果是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研究导向;
(3)推荐人是否存在科研诚信方面问题,代表性成果是否符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有无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争议;
(4)代表性成果是否涉及国家秘密;
3.材料报送
请于2023年12月18日前将上述材料交至人文社会科学处(中山楼一期409),电子版材料请发送至指定邮箱,逾期不予受理。
4.评审遴选
人文社会科学处将组织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评议、公示。
四、其他
1.申请人应对作品中引用的资料、研究成果和观点等承担相应的责任。
2.对弄虚作假、抄袭他人作品的,一经查实,有权撤消奖项并追回奖金,申请者在五年内不得再申请本奖金。
联系人:蔡珊珊
联系电话:020-84110865
人文社会科学处
2023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