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青年学术研讨会暨2023年中国孙中山研究会年会召开
2023年11月25日至26日,由孙中山基金会资助,中国孙中山研究会、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青年学术研讨会暨2023年中国孙中山研究会年会在广州成功举办。
作为本届“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青年学术研讨会的召集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安东强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并转达中国孙中山研究会会长汪朝光研究员对本届会议的祝贺与期许。中国孙中山研究会副会长、孙中山基金会副理事长赵立彬教授,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宜航,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馆长吴春宁,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党委书记柯伟明教授在开幕式上先后致辞。
赵立彬教授转达了孙中山基金会汤炳权理事长对与会的老师和青年学者的亲切问候,并表示孙中山基金会将一如既往地以青年为重点,为弘扬孙中山的精神、推动孙中山研究而赓续前进。李宜航副书记在致辞中指出,孙中山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显学,举办“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青年学术研讨会旨在研究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和历史贡献,培养青年研究人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文化体系。吴春宁馆长表示,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已合作出版《孙文全集》《中山文献》等文献,发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对于提高中山城市品味和软实力,培养孙中山研究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柯伟明教授向与会专家和青年学者介绍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的发展情况,以及近年来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

开幕式结束后,研讨会按照论文主题,分为三个会场十个小组开展讨论。与会青年学者围绕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孙中山与同时代人物、孙中山纪念史学、晚清民初的政治史与思想史、近代中国研究相关重要议题进行研讨、各抒己见。会议邀请了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马敏教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陈谦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王建朗研究员、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学智教授、上海大学文学院廖大伟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章清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黄兴涛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罗敏教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暨学衡研究院李恭忠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徐涛研究员及广东省学界的暨南大学历史学系张晓辉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宋德华教授、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王杰研究员、江中孝研究员、李振武研究员、中山大学历史学系邱捷教授、赵立彬教授、孙宏云教授、敖光旭教授等专家学者点评论文,给予指导意见。专家学者们充分肯定了此届研讨会入选论文的学术质量,也中肯地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并从史料挖掘与研读、论文撰写与修改、问题意识的凝练与提升等方面提出深刻的修改意见。
25日下午,中国孙中山研究会理事会还召开年会。理事会成员及专家学者总结了过去两年的工作成果,讨论了孙中山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表示将进一步支持青年学者开展研究,不断拓展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26日下午,研讨会在结束分组讨论后进入闭幕式环节,与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副所长张金超研究员的主持下,王建朗研究员、宋德华教授、王杰研究员、江中孝研究员、赵立彬教授、徐涛研究员、李振武研究员、李恭忠教授、廖大伟教授、罗敏教授、安东强教授对当前孙中山研究的现状、如何进一步推进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的精耕细作等问题进行发言。与会学者认为,孙中山研究已取得丰富的学术成果,研究起点较高,但仍存在不少拓展与创新空间。举办“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青年学术研讨会有助于青年学者拓宽研究视野、明确研究方向,对学术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而言,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聚集了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的一大批学术精英和青年学者,呈现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研讨会期间,与会学者围绕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呈现了许多新材料、新视角、新方法、新思路。相信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必将对推进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