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第十届中山大学自贸区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稿件来源: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 发布人:杨红彬 发布日期:2023-11-20

 2023年11月18日,由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广东省重点智库)主办,广州南沙开发区(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管委会支持,中山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协办的第十届中山大学自贸区高端论坛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成功举办。此次论坛以“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为主题,汇聚国内研究自由贸易试验区领域的领军学者,吸引国内超40个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代表、超120人参会,共同探讨如何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

 

论坛现场

 

一、开幕式

 

01 主持

开幕式由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广东决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胜兰教授主持,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双德会,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副书记谢伟,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符正平教授出席并致欢迎辞。

 

02 致辞

符正平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十年来,中国自贸试验区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十年来,自由贸易区港研究也随着实践的不断推进而愈发深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因自贸试验区而生,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始终坚守学术研究的立场,始终坚持服务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定位,推出了一系列学术成果和品牌活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系列,“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中国自由贸易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系列,一直以独立第三方视角观察中国自贸试验区的发展,为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提供对标对象,推动中国自贸试验区不忘初心、激流勇进。

 

二、主题报告

 

01 主持

     在主题报告环节,由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岭南学院副院长鲁晓东教授主持,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教授发表题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旨演讲。海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小华发表题为“关于自贸试验区、海南自贸港立法、改革、管理三大自主权问题的报告”的主题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赵福军就“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重点”发表演讲。三场演讲精彩纷呈。

 

02 演讲

      余淼杰教授发表题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旨演讲,以经济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及路径做出了深度诠释,并指出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在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并且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二是以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来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实现;三是全面构建新开放体系,改善营商环境、推进投资的便利化;四是通过宏观政策发力,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而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扩大消费。

 

      陈小华副主任就“关于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立法、改革、管理三大自主权问题”展开深入报告,详细讲解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法规制定权基本要素(立法主体、立法领域、立法范围、立法程序),并结合丰富生动的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实践案例,图文并茂,引发思考。

 

      赵福军主任围绕“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重点”发表演讲。他提出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应包括以下重点内容:一是提升制度创新水平,二是提升自贸试验区功能,三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四是提升自贸试验区发展水平,五是提升自贸试验区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六是提升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下一步,要打造自贸试验区主导产业,加快打造主题特色产业链,积极开展国内国际合作,运用多元合作伙伴关系运营自贸试验区。

 

 

三、《2022-2023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发布

 

 

      由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董淳锷副教授主持,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符正平教授,中山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徐诗荣,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李胜兰教授、董淳锷副教授、史欣向副教授揭幕,正式发布《2022-2023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

 

      该蓝皮书已连续八年发布,内容分为总论、专题篇和区域篇三个板块,书中围绕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和主要任务、取得的改革创新成果、未来的制度创新方向,系统解读各自贸试验区建设情况,提出未来政策创新方向与保障措施。我院蓝皮书系列已成为国内自贸试验区管理机构的重要参考读物。

 

蓝皮书发布

 

四、“2022-2023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颁奖

 

      蓝皮书发布后,李胜兰教授主持“2022-2023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发布和颁奖环节。围绕“创新性”、“操作性”、“契合性”三大原则,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组织专家团队对2022-2023年度全国自贸试验区的优秀案例进行评选,最终遴选出“2022-2023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符正平教授、副院长鲁晓东教授为十佳案例获奖片区进行颁奖。

 

 

 

五、院长论坛

 

01 主持

      院长论坛环节由史欣向副教授主持,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院长、广西大学中国边疆经济研究院院长李光辉、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秘书长尹晨教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副会长陆菁教授、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李世杰教授分别就会议主题发言。

 

02 演讲

      李光辉教授首先对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成就与问题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并对推动高水平自贸试验区建设提出建议。他指出,自贸试验区的高水平发展一是要完善顶层设计,协调好国家定位与自我特色的关系;二是明晰国家定位,突出自我特色;三是强化集成创新,构建创新体系;四是放宽改革权限,畅通管理体制;五是对标高标准规则,加大压力测试;六是培育发展动能,构建核心竞争力。

 

      尹晨教授总结了十年来自贸试验区的主要贡献,指出推进自贸试验区提升和制度型开放需要直面的关键性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专业且深入的分析,提出应率先制定和发布“自贸试验片区压力测试任务榜”,组织和激励本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内的各自贸试验片区积极“揭榜挂帅”,积极开展对标CPTPP和DEPA具体条款的压力测试。

 

      陆菁教授以Trade Tech创新与国际数字贸易规则的分析入手,指出全球化进入数字贸易时代,也衍生了规则体系构建新诉求。实现自由贸易港/区高质量发展,要“五数并进(数字贸易、数字产业、数字金融、数字物流、数字治理)”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对接DEPA和世界银行B-READY优化数字营商环境。

 

      李世杰教授围绕“海南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实践与制度型开放前瞻”发表演讲,他指出海南自由贸易港是制度型开放的试验田,要准确理解海南自贸港的封关运作,积极推动贸易自由便利化领域、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领域、跨境资金自由便利化领域、人员进出自由便利化领域、运输往来自由便利化领域、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社会综合治理等领域的制度集成创新。

 

六、中国自贸区港研究智库联盟启动仪式

 

      院长论坛后,史欣向副教授主持智库联盟成立仪式。中国自贸区港研究智库联盟的成立旨在加强自贸区港研究智库的合作互助,凝聚各自贸区港研究智库智识力量,为发挥自贸区港改革试验田作用,推动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来自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广西大学的高校代表共同揭牌,宣告研究智库联盟成立。

 

 

七、主任论坛

 

      下午,主任论坛环节分别由符正平教授与李胜兰教授主持,来自中共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片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的自贸区管委会代表围绕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专家咨询会

 

    11月17日下午,研究院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召开2023年度专家咨询会,来自中国海关广东分署、海南省发展改革委、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中共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大成全球银行与金融业务组、广东广物国际物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围绕如何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展开内部研讨。

 

 

 

“2022-2023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
制度创新十佳案例”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