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与中国的近代转型”研讨会在五邑大学开幕

稿件来源:中大人文社科 发布人:杨红彬 发布日期:2023-11-05

11月4日,“梁启超与中国的近代转型”暨纪念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研讨会在江门开幕,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等高校单位的专家学者齐聚五邑大学,共同回顾梁启超对中国近代转型作出的卓著贡献,研究他博大精深的思想智慧,深入挖掘启超文化的精神内涵,展示学界最新学术成果。

 

11月4日,“梁启超与中国的近代转型”暨纪念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研讨会在江门开幕

 

本次研讨会由中山大学哲学系、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中山大学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广东哲学学会、广州与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办,以主题报告、分会场研讨、圆桌讨论等形式进行,持续2天。

 

中山大学哲学系主任、人文社科处处长张伟表示,梁启超是对近代中国产生全局性影响的少数岭南人之一,在中国近代转型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中国近代思想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年适值梁启超诞辰150周年,来到了他的家乡江门举办学术研讨会,既是为了纪念,也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与转化,通过深入研究探讨梁启超的思想文化遗产的方方面面,包括他在经学、史学、哲学、文学、政治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的著述成果,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开幕式上,中山大学哲学系主任、人文社科处处长张伟上台致辞

 

研讨会上,有的专家学者关注梁启超在近代中国转型中扮演的角色,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关注梁启超如何以演说家的身份推动政治变革、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关注梁启超对美国文化的迎拒及其新民思想的现代转型;有的专家学者关注梁启超思想文化遗产中的儒家元素,如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景海峰带来主题报告《艮斋田愚对梁启超开化理论的反思》、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李兰芬作题为《文化宽容还是情感拒斥?——简析梁启超对基督教及儒家我想的特殊看待》的报告;还有的专家学者关注梁启超的家教家风思想,如五邑大学文学院教授庞光华着眼了梁启超对儿女们人格精神的教育……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作专题报告,关注梁启超如何以演说家的身份推动政治变革

 

“梁启超先生的思想遗产背后体现了东西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包括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对中国近代思想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张伟表示,延续梁启超的思想文化遗产,日后中山大学会进一步推进东西哲学和文明互鉴的学术研究与交流,尤其深化与五邑大学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推动梁启超思想的相关研究向前发展。

 

开幕式上,五邑大学党委书记栾天罡上台致辞

 

五邑大学党委书记栾天罡表示,“启超故里”是侨都江门亮眼的城市名片,五邑大学一直致力于梁启超精神和思想的研究与弘扬,举办“梁启超与中国的近代转型”暨纪念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研讨会是学校推进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举措,接下来将以此为契机,深入挖掘侨乡文化资源,以学科建设为支撑,打造具有鲜明侨文化特色的“新文科”,着力推动侨乡文化传承、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