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经济学理论创新!习近平经济思想研讨会(2022)在我校举行

稿件来源:中大人文社科 发布人:杨红彬 发布日期:2023-04-10

4月8日,由我校岭南学院、《经济研究》杂志社主办,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山大学研究基地协办的习近平经济思想研讨会(2022)在南校园召开。我校党委书记陈春声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岭南学院院长李善民主持。

 

陈春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各项事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我校经济学科有着优良的学术传统,众多经济学前辈为我校经济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岭南学院作为中大经济学科的重要建设单位,以中国特色经济理论创新为中心,以构建中国的经济学知识体系,讲好中国经济故事为目标,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发展等各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陈春声表示,本次研讨会作为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不仅是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和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更是共享新思想新观点的学术盛宴,将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等方面贡献更多高质量成果。

 

李善民在主持开幕式时表示,岭南学院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与中国特色经济理论创新为中心,重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数字经济与数据科学、金融与风险管理、开放型经济理论、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学科方向,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中国乃至全球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全球视野的创新型经济学人才。本次会议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学习研讨习近平经济思想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罗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广东财经大学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院长陈甬军,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学术副院长王勇分别围绕“贡献高质量成果,服务大湾区建设”、“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构建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等作主旨演讲。《经济研究》编辑部副主任谢谦、岭南学院副院长鲁晓东分别主持上午和下午主旨演讲。

 

黄群慧以“中国式现代化经济理论指南——习近平经济思想”为主题发表了演讲,他从根本要求、指导理念、发展阶段、发展主题、路径与战略、动力机制等入手,梳理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十三个方面内容,并对新发展理念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关键节点等进行了阐述。

 

余淼杰强调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将创新作为第一原动力、绿色作为普遍的形态、协调作为发展的特征、开放作为必由之路、共享作为最终目标,从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刘尚希在主旨演讲中表示,能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财政应是民生财政,现代财政需要跳出资源稀缺性的经济学逻辑,转向更具包容性的人本逻辑,依靠人力资本的活跃性、创新性、创造性,拓展未来发展的空间,提升发展质量。

 

罗蓉谈到,新发展理念并非孤立个体,而是相互贯通、促进,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在国际形势具备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应立足于国内,依托大市场模式充分挖掘内需,这将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

 

陈甬军表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回顾了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与成效,认为结构互补是提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的必要条件,努力实现合作共赢创造了“一带一路”实践发展的充分条件。

 

王勇认为,构建我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对于更好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主旨演讲后,来自各兄弟院校的30多名报告人在9个平行论坛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主题涵盖“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共同富裕与有为政府作用、新发展格局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与企业转型、数字技术与经济结构转型、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等内容。

 

本次会议是国内高水平大学中为数不多的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主旨的线下高端学术会议,得到了国内顶尖高校众多同行学者的关注和认可,收到近140篇高质量会议投稿。研讨会拓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阐释的深度和广度,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通过发挥学科优势、学术优势、话语优势,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深入人心。 

 

会议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