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深学透,以学促干——人文社会科学处党支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学习

发布人:人文社会科学处 发布日期:2023-05-12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深学透,5月12日上午,人文社会科学处党支部开展主题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专题学习。本次专题学习会邀请到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罗嗣亮教授担任主讲,何琬冰副处长主持会议。人文社会科学处党支部全体党员参会。

 
 

专题学习会现场


  罗嗣亮教授首先深入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重要意义。他表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就未来5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些都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罗嗣亮教授 作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学习专题辅导报告

 

  在辅导报告中,罗嗣亮教授阐释了“团结奋斗是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之内涵。他认为,无论从社会主义本身还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看,“团结精神”都非常突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这一精神的强调有着深刻的含义。罗嗣亮教授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整体结构。他谈到,报告首章围绕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作了很好的历史经验总结;第二、三章节则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作了充分的理论阐述;报告的第四到第十四章节分别围绕“内政建设”“国防建设”“外交工作”三件大事逐一展开论述,内容详实、思路清晰,内在逻辑严谨;最后第十五章节阐释的是最为重要的党建保障,强调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会上,罗嗣亮教授结合许多具体生动事例,深入浅出地对报告的内容作出解读,比如谈到“内政建设”为何不能只谈发展,而应统筹发展和安全两方面等。他还对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牢牢把握的五个要点进行逐一解读,着重分析了“六个坚持”的内涵,促进支部党员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学深悟透,以学促干。

 


  在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环节,陈诗诗同志作重点发言。她表示,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要深刻理解报告中的“历史主动”;要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导实际工作;要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思想站位,自觉把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增强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思想与行动自觉。她表示,作为高校党政管理人员,要在学思践悟中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在学习贯彻中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中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认真贯彻落实到本职工作的全过程以及方方面面。

  全体同志一致表示,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报告精神,学习是基础,贯彻落实是目的,需要长期坚持、不断深入,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理论与具体工作实践结合,加强创新体系建设,不断自我革新,发挥人才优势与学科优势,推动我校人文社科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高质量内涵式发展。